回首頁 網站導覽 客服信箱 系統管理 管理員信箱
商品搜尋
a
最新消息 關於家揚 商品櫥窗 佛具百科 家揚首頁 連絡我們
廟宇巡禮
台北市、新北市
桃竹苗地區
中彰投地區
雲嘉南地區
高屏地區
東部地區
廟宇巡禮
首頁 廟宇巡禮 台北市、新北市
專營佛俱.神桌.神明衣帽.八仙彩.桌裙.涼傘.神尊.佛像.銅器.陶瓷.文武轎.陣頭用品.招財用品
.神祖牌位.佛具百貨.商品齊全,歡迎來電洽詢。
台北市、新北市
【家揚佛俱中心/家揚佛具批發】地方廟宇巡禮-台北指南宮
廟宇巡禮

 ~以下文章及照片係自指南宮網站轉載~

(一)歷史沿革:

  清光緒八年,淡水知縣王彬林來台履任時,將呂仙祖分靈迎奉來台,起初供奉在艋舺(今萬華)玉清齋,其後,景美街的鄉民因傳染病而死,當地士紳乃將呂仙祖神像請到景美,傳染病漸漸平息,士紳們感念呂祖之神恩,有瀕死又康復的劉姓地主捐出土地在現址建宮,並基於「呂恩主(呂祖)在天庭居於南宮」、「濟世度人必須要指南針」,改號為「指南宮」,乃取其指定為天上南宮之意。

  時值清光緒十六年,指南宮初建時,當然只為簡陋的草茅型建築,轄地面積也有限,但由於呂仙祖威靈感應,遠近信眾廣泛受惠,長年信持,歷任主事者積極誠心建設,而得發展多次擴建。清光緒八年,淡水知縣王彬林來台履任時,將呂仙祖分靈迎奉來台,起初供奉在艋舺(今萬華)玉清齋,其後,景美街的鄉民因傳染病而死,當地士紳乃將呂仙祖神像請到景美,傳染病漸漸平息,士紳們感念呂祖之神恩,有瀕死又康復的劉姓地主捐出土地在現址建宮,並基於「呂恩主(呂祖)在天庭居於南宮」、「濟世度人必須要指南針」,改號為「指南宮」,乃取其指定為天上南宮之意,時值清光緒十六年。指南宮初建時,當然只為簡陋的草茅型建築,轄地面積也有限,但由於呂仙祖威靈感應,遠近信眾廣泛受惠,長年信持,歷任主事者積極誠心建設,而得發展多次擴建。

(二)主要建築:

1.純陽殿:

  為主殿,主祀呂仙公。內有五陽祖師殿、祭改壇、龍神殿。  

  純陽殿自建廟百廾年來,歷經數度整修,現為三層樓建築。目前的格局奠基於當時台灣傳統建築界之大師-陳應彬,陳應彬為當時台灣傳統寺廟建築的大師,指南宮純陽殿也成為應彬師後期的代表作品。

  純陽殿於1992年進行整修,修建時採用堅固耐久的大理石建材,屋頂則是首創南式建築中的銅瓦屋頂。一樓正殿供奉的是呂洞賓仙祖,中懸「天下第一靈山」題匾,殿內四周的龍柱則是從大陸泉州渡海而來,雕工細緻、栩栩如生;寶殿正後方的砌石圍牆中央,有一尊青斗石雕成的山龍龍頭,為鎮山的山神,時時守護著信眾的平安。

2凌霄寶殿:.

  主祀三清道祖、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與諸位帝君、星君。

  凌霄寶殿於1963年興工,1966年落成,全殿二千三百六十餘坪。凌霄寶殿全由鋼筋水泥所建造而成,樓高六層,可說是當時全台首座現代化建材的玉皇殿,頗有氣宇軒昂的氣概,為指南宮四寶殿中最高殿宇。其屋頂最上層為閩南式風格,雕龍飾鳳,中有飛艷珠,第二層為北方式屋頂,屋脊上飾滿仙雲、走獸;牆壁壁飾、龍柱全由質地精良、少見的觀音山石雕刻而成,並在重點部位漆上少許金漆,遠觀時,閃閃發光,為古樸、沈穩壁飾中加添些許華麗。凌霄寶殿中祀奉了道教中全部主祀天神和仙祖,並系統化的依層供奉。

3.大雄寶殿:

  為佛教道場,廣場前門依儀規設有天王殿,即供有彌勒佛像與四大天王像。

  台灣於日治時代「揚佛抑道」,指南宮為保存基業不墜,曾改名觀音殿,直到光復後,才恢復舊觀,位於純陽殿左側方之大雄寶殿(又稱佛祖殿),就是原觀音殿址所重建,宮殿遙望就像一個釋迦牟尼頭像,北方式古樸的設計、精琢的雕刻,輔以白水晶石及花崗石鋪砌的壁柱地面,淡雅、細緻中凝聚出莊嚴肅穆的氣勢。大雄寶殿的圓頂周圍十八龕則分供十八觀音菩薩化身,殿前廣場矗立著天王門,門的兩側分供增長、持國、多聞、廣目四大天王,是衛道護法。

4.大成殿:

  主祀孔子與七十二弟子。

  大成殿,亦稱孔廟,設於純陽寶殿右側,內有三間開放式殿堂,中央為至聖先師孔老夫子聖尊,右為亞聖孟子,左為宗聖曾子,背壁為白石紋石,邊側及左右壁面均由黃金色紋石鋪貼,前有雅紋石桌,可供奉鮮花、素果,以表對聖人的崇敬。寶殿中央「功名榜」座設有魁生筆,四周青石牆亦留有壁刻。

  由於至聖先師孔子也為道界尊奉為「文昌帝君」之一,因此,寶殿中央的玉旨屏風,正向與背後各有一面金色耀眼盤紋的「功名榜」,即具有特殊意義。凡來此參拜及安燈者,必能受先師兼備的文昌帝君格外眷顧及照應,賜給智慧與福運。

(三)主要奉祀神明:

1.道教:純陽祖師(呂先祖)

  呂仙祖是位身分複雜、身兼數職的神仙,儒教將祂列為五位「文昌帝君」之一,稱為「純陽夫子」、「純陽大仙」;佛教則稱「文尼真佛」,認為祂是菩薩之一;道教視祂是八仙之一,尊為「妙道天尊」,又尊祂是道教純陽派祖師,故稱「純陽帝君」。民間理髮業者則奉為守護神,尊稱為仙祖;在福建民間則流傳「呂洞賓,顧嘴沒顧身」之諺流傳,而將呂仙祖作為「乞食神」,以致有將病弱小孩認作呂洞賓義子或契子契女的說法和做法,指南宮內也有多位信徒本身或其孩子、孫子認呂仙祖為契子女,保祐其一生平安、順遂。

2.儒教:孔子(至聖先師)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鄒邑(今山東曲阜)人,周靈王二十一年生,周敬王四十一年卒(西元前551至479年),享年七十三歲。與孔子先後降生於世的,有希臘的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及印度的釋迦牟尼,此時可謂東西方皆有聖人。

  孔子三歲喪父,家境清苦,由母親撫養教育成人。十五歲立志為學,曾一度官任司寇,三個月使魯大治,夜不閉戶;他由工作環境內學習貴族禮儀,自官府典藏中博覽群書,學識更為精進。

  春秋霸局興時、禮樂崩壞,孔子不得已棄官遊說各國,顛沛流離只盼解決時弊,盡一人之力難挽狂瀾。但也讓他體悟到從文化上札根,才是萬古之計。晚年他致力於整理典籍: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修春秋。其中影響最巨者為史書《春秋》,由於執筆嚴峻無私,令亂臣賊子畏懼。

  學不厭、教不倦是至聖先師孔子的基本治學態度,而其中心思想則在「行仁」,從《論語》可見他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從日常生活落實儒家精神的教育理念。

3.佛教: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是佛教創始人悉達多‧喬達摩的尊稱,又名如來、釋迦文、牟尼、釋迦文尼、世尊。略稱釋迦、文尼。

  釋迦牟尼生於西元前566年,原是釋迦國的太子,幼時受婆羅門教育。二十九歲時有感於人生的各種苦難,對婆羅門教不滿,出家修道,從當時著名的沙門阿羅邏迦羅摩和烏陀迦羅摩子修習禪定,不久就達到他們所教導的一切,但這並不能滿足他的希求,經過六年的苦修,在一次夜晚的修禪中,他順次經歷「禪那」的四種境界,然後繼續集中精神,做最大的努力,就在那晚證悟了生命的真相,成就正覺。從此以後,他到處說法,組織僧團,信者日眾,有弟子五百多人。直至八十歲(西元前486年)於拘戶那迦城圓寂。最後被人奉為「先覺者」、「佛陀」。

  相傳佛陀入滅後,弟子們焚化佛祖遺體,於灰燼中得4顆牙齒以及指骨、頭蓋骨、毛髮等物。弟子們將佛祖真身舍利起塔供養,頂禮膜拜。後來,阿育王取出全部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分別盛入寶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養。

廟宇巡禮
廟宇巡禮
廟宇巡禮
網站:http://www.chih-nan-temple.org/about3.php
 
 
家揚佛俱中心 版權所有 © 2008 Jia Yang Buddhist Instru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人次:
嘉義縣六腳鄉蒜頭村15-3號 TEL: 05-3802-415‧3806-555 FAX: 05-3804-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