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及照片係自南山福德宮網站及轉載~
南山福德宮,俗稱烘爐地土地公廟,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是位於中和烘爐地山的知名土地公廟,是北臺灣最有名的土地公廟之一。
(一)建廟歷程:
清乾隆年初西元約一七三六年祖籍福建省漳州府紹安縣二都秀篆河尾堡盛埧樓,呂姓祖先萬春公派下盛埧房華現公(德進)由原籍背負香火,攜子發貯公及發賞,發質兩公,渡海來台,入墾現址約達面積七十餘公頃在今日中和南勢角一帶開墾,當時以石板三塊供奉福德正神冀以默佑邦家(現供奉於殿後)於是香火鼎盛日日祭拜。因為靈驗事蹟頗傳,香火鼎盛。
1952年,檀越游興仁發心,改建為小廟。
1967年,本鄉士紳發起鳩資改建,改建正殿,1970年代竣工。而後也建了登山階梯、山腰道路、停車場等,方便信眾參拜。
(二)廟殿巡禮:
南山福德宮依區域分兩大區,分別是
座落山頂的主殿區、山腰的大神像財神殿區
及連接兩區的前、後山登山石階。南山福德宮建築集傳統宮廟藝術之大成。木造架構、石刻、木雕、泥塑、剪黏等,多樣技藝發揮淋漓盡致,佈滿整個廟體每一角落
展現其大器之風貌。
主殿區:
除了向土地公祭拜外,還可欣賞傳統廟宇建築之美;正殿廟中廟 、後殿石窟小廟 、太歲殿 、換母錢 ,最受信眾喜愛,不容錯過 大神像財神殿區:大紅燈籠高高掛、五路財神橋 、蓮花祈願池 ,心想事成。
(三)特色:
本廟建立高達109公尺的巨大土地神神像,由山腳下即可見到,成為登山的重要地標。
本廟全天二十四小時開放,不少「夜間上班的服務業」人士,會在凌晨下班時,備辦糖餅,前往參拜。[7]
本廟最原始的石板廟留存至今,並未拆毀,即在廟宇後殿,形成「廟中有廟」之奇觀。
|